家裡快被外送的紙板、紙箱淹沒了,正想著如何運用時看見兩A在玩磁力片用四個三角形組成一個正方形,突然有了一點靈感,將紙板做成色塊拼圖配對拼接!這是一種開放式拼圖,玩法不設限,每個人都可以發揮想像力來玩自己設計的拼圖接力,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挑戰!
Read More教大家一個偷吃巧克力也不會被發現的辦法!其實就是運用技巧性的切法來變魔術!
首先用一塊4*6的長方形巧克力,預先切下幾刀,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偷走四小塊巧克力。
跟原本的形狀相比,乍看之下完全看不出分別,就像吃不完的魔法巧克力!大家猜得出這個魔法背後的祕密嗎?可以到 KiwiCo 網站下載巧克力模板。
Read More什麼是測量單位?英國的測量長度「碼」(Yard)是國王的鼻子到中指最尖端的距離。最原始的量尺其實就是身體的各個部位!
用身體量尺去探索生活周圍的物品,大的東西適合用大一點的身體量尺,小一點的東西適合用小一點的身體量尺;小孩在不同的量尺比較之下,對長度、測量有基礎的認識。
Read More照常理來說,我們想要把水變成冰塊時,都是將水放置到冷凍庫,等時間到了拿出來就會變成冰塊!幾乎沒有親眼見過水變成冰的過程!
這次居家實驗室要帶大家做的就是艾莎女王的冰雪魔法:瞬間結冰,可以親眼見到水變成冰的過程!現在就去買水來試看看~
Read More常跟媽媽們聊天發現好多孩子都不喜歡喝水,讓家長非常苦惱,尤其炎熱夏日水分補充不足對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我發現這樣下去不行,需要好好來討論喝水的重要性,於是我們做了脫水的蔬菜實驗,把補充水分這件事「視覺化」,來看看缺乏水分的蔬菜長什麼樣子!
Read More看著繪本中男孩的自製玩具船,我們也用家中常見的飲料包裝盒做了最簡易的小船,利用水的力量讓小船可以前進。夏日炎炎除了玩水,搭配一艘自製小船做個小實驗,到底要倒多少水小船才會跑呢?倒滿紙杯會跑更快嗎?
Read More氧化還原是什麼呢?以簡單的說,物質與氧結合的反應叫作氧化,相反的,如果從物質中將氧移出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碘的氧化還原實驗非常的基礎,做實驗的過程中也有魔術般的驚喜感,非常適合小朋友來玩!如果加上故事帶入讓小朋友操作這個實驗的話,會非常的有趣喔!
現在就看著滾妹示範,跟著她一起來到充滿法術的「魔法國」玩神奇消失筆吧!
Read More酸鹼中和是什麼呢?就是當酸和鹼的水溶液加在一起時,反應產生鹽和水的過程。
酸鹼中和的過程中會釋放出熱量、產生氣體,而這個氣體不是氧氣、是二氧化碳。
對於幼兒來說,酸鹼中和實驗可以玩什麼呢?其實我們知道的很多STEM實驗都是利用這個原理製作而成的,譬如最經典的火山爆發實驗、氣動式火箭,甚至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泡澡球玩具,都是酸鹼中和的應用。
今天大A小A要介紹的是海底尋寶遊戲,只需要準備簡單的材料,就可以製作出很像海邊泡泡的場景、玩藏寶遊戲喔!
Read More現在坊間有很多店家在賣導電黏土,但你知道嗎?導電黏土自己做其實非常容易又便宜!而且如果用捏麵人配方來做的話,質地會比其他的導電黏土還細滑、不易乾裂,保存得宜還可以重複利用好多次,堪稱改良版的導電黏土也不為過,同時也因為是捏麵人配方,所以是真的可以吃的,現在就動手試試看,做一塊能吃又好玩的導電黏土吧!
Read More微生物就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講到微生物你會聯想到什麼呢?細菌?病毒?沒錯!這些會讓我們生病的小壞菌的確都是微生物。
但除了這些,絕大多數的微生物可是在地球上辛勤地工作著,是人體和自然界的好朋友喔!譬如說,人體中的益生菌(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是用來支持我們的健康;還有些細小的微生物,能幫我們變出好吃的食物,譬如酵母菌可以幫我們做出麵包;而自然中有些微生物,可以幫忙把石頭變成有利於植物生長的土壤!
是不是很神奇呢?現在就跟著Kids+Icon一起讀《微生物:看不見的魔術師》,看看繪本是如何用有創意的方式把這些微小的生物介紹給孩子們!
Read More骰子遊戲總是讓E哥玩不膩,這次想與E哥一起玩排序遊戲,在一階梯上依序排列大小,看看E哥從1~100是否已經熟悉了呢?
準備: 2顆十面骰、樓梯紙、100數字表 (對1~100數字不夠熟悉可以參考用)
Read More這是我第二次做寫字的吐司,第一次不太成功,沒有拍照。這次做得比第一次成功一點,但還是不太滿意,未來有機會找到做得更成功的方法,再來跟大家分享。
吐司應是很多人家中常備的食物,樸實又多用途,讓人感到可靠。這裡介紹幾個方法,可讓你在吐司上寫字,每個方法的科學原理又略為不同,可以都試試囉。
Read More做這隻真是一波N折。
想說也來寫寫失敗紀錄好了,不然這個部落格都長草了。
· 馬達不易在實體店買到,網購又需運費不划算,想了很久才下手。
· 不想照別人設計好的尺寸,想自己摸摸看了解哪裡會有bug。邊做邊想很有趣但也慢。
· 做一做因為家務暫擱,結果瞬間膠乾了,腳也黏歪了。
Read More這個簡易的手機投影機,運用了光的折射與反射,將手機畫面投射到牆上。效果當然不及商業投影機,但還是可以看得出影像輪廓,字幕的話就不一定會夠清楚了。
Read More慣性挑戰(四種挑戰)
慣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車子剎車,車內的人身體會向前傾斜;當賽跑時想要停止,是無法馬上停止的、打板擦….等。不論是靜止的物體還是運動的物體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一種特性。
這次為了讓E哥體驗 #慣性,找了幾個E哥可以上手的遊戲 (E哥說法這些都好像魔術一樣好玩)
Read More自從E哥知道數字是由個、十、百、千….組成後,常常會沒有邏輯的唸一串數字,例如: 麻麻、你可以講一個比 “兩萬十百三千一十五百”還要大的數字嗎?” ,麻麻只能 “蛤???什麼??到底在說什麼?” (頭上一堆黑人問號)。最近看見數學遊戲書上介紹認識數字的合成與分解方式,感覺很好玩想給E哥試看看用在認識個位數與十位數,數與數之間的關係。
Read More這陣子艾米與利亞對長頸鹿很有興趣,讀了很多有關長頸鹿的故事與知識書。艾米提議可以演一部有關長頸鹿的戲,於是我們用回收紙捲做了幾隻長頸鹿提線偶。
我還記得之前看過一種長頸鹿機器人,我覺得也很適合參與這部長頸鹿戲的演出,於是我也做了一隻。有了長頸鹿機器人,整個戲變得很動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