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帶著孩子玩開放式玩法呢?玩具腦舉辦全台第一場開放式玩法體驗會,請木球媽媽來解答5個開放式玩法常見的問題!

開放式玩法(OPEN ENDED PLAY)在國內、外盛行好多年了,我們過去用很多不同的角度來介紹開放式玩法開放式玩具,也從編輯嚴選的角度示範木匠兄妹的玩具如何玩出開放式玩法,之所以這麼用力的提倡這種遊戲方式,是因為它能為孩子的人生帶來很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孩子的自信、創造力、探索的精神、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不可或缺的軟實力,同時,它也是STEM教育最核心的關鍵所在。

我們經常跟教育第一線的專家、老師、家長們討論到開放式玩法,發現大家都非常有興趣,但也有很多隨之而來的困惑,譬如:要怎麼帶著小孩開始玩開放式玩法?這樣玩是對的嗎?該買的開放式玩具都買了,還是不知道要怎麼操作?種種問題這讓很多教育第一線的老師、家長們非常地卡關。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1.jpg

於是我們辦了一場全台灣第一次的「開放式玩法實戰體驗會」,邀請到在美國專攻心理學、現在是台大教授跟開放式玩法專家的木球媽媽,面對面跟大家分享開放式玩法的精神,並且透過現場實作解答家長們對開放式玩法的疑惑;因為疫情的關係只能開放8組家庭參加,但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我們把現場互動的精華都紀錄到這篇文章裡頭,希望能分享給更多人!

 

目錄

怎麼樣才算是開放式玩法呢?

打敗開放式玩法的心魔

木球媽媽解答5個開放式玩法實作上常見的問題

問題1:怎麼樣才算是「玩」?

問題2:每天可以玩的時間很少,還要執行開放式玩法嗎?

問題3:父母在開放式玩法中該扮演什麼角色?

問題4:開放式玩法要帶主題嗎?

問題5:為什麼需要開放式玩具?

結論:做點小改變,就可以開始開放式玩法囉!

 




怎麼帶著孩子玩開放式玩法呢?玩具腦舉辦全台第一場開放式玩法體驗會,請木球媽媽來解答5個開放式玩法常見的問題!

怎麼樣才算是開放式玩法呢?

活動一開始,木球媽媽就用很簡單的四個面向來說明開放式玩法是什麼,簡單明瞭,大家一看就懂!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2.jpg

開放式玩法的精神


1、為了玩而玩。

為了「純粹的樂趣」而進行的玩樂。

2、自主決定權。

在合乎安全的範圍內,小朋友們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自己想要的方式、用自己喜歡的物件來進行遊戲。

3、獨立自主的玩。

小朋友們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執行自己設定的遊戲。

4、沒有對錯規則,沒有事先預設的目的以及限制。

小朋友們怎麼玩都對,不要要求他們要創造出作品,或是加入大人想要的學習目的,就算他們玩樂的方式是大人所不理解的,也不要干涉他們。

木球媽媽說,開放式玩法可以刺激小朋友們的左、右腦發展,左腦負責發掌管邏輯領域的發展,譬如語言表達、控制右手、邏輯思考、數學計算等;右腦則負責掌管藝術跟創意的發展,譬如,空間形狀記憶、控制左手、音樂能力、臉孔辨識等。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3.jpg

開放式玩法也可以培養小朋友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譬如他們想要用積木蓋城堡,那要蓋出什麼形狀的城堡?要怎麼蓋才能蓋出他想要的形狀?他們必須親身嘗試、經歷錯誤,才能創造結果。別忘了!就算沒有創造出他們設定的結果也沒有問題的,開放式玩法就是用開放的心胸接納所有玩樂過程中發生的事。

 打敗開放式玩法的心魔

在介紹完開放式玩法之後,木球媽媽先讓各組家庭開始自由的玩桌上的玩具,也分別跟大家討論開放式玩法遇到了哪些狀況或問題。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4.jpg

發現不少家長會遇到自己無法放下控制慾、還是會很想干涉孩子玩樂的方式,木球媽媽說,在開放式玩法中,爸媽百分百投入遊戲中、為了自己去玩耍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我們忘我地玩自然就能達到示範遊戲的效果,同時對孩子來說也很激勵。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5.jpg

現場的家長們也有人問到那遊戲的過程中一次要給多少玩具呢?要不要讓他們把玩具混玩?如果買了開放式玩具,小孩不喜歡玩怎麼辦?木球媽媽建議,如果可以的話,每次可以給小孩2-3種玩具,混玩也很好,如果他們不喜歡我們準備的玩具也沒關係,不要挫敗也不要覺得浪費,就先收起來,等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給他們玩看看。

木球媽媽說,不要怕小孩無聊,現在的父母很多都幫小孩做得太多了,變成直升機父母反倒侷限了他們的創意發展,我們可以幫他們設置好遊戲空間,他們無聊的時候就可以來這個區域玩,孩子愈長大需要父母的地方就愈少,我們要學習給他們空間、讓他們自由探索。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6.jpg

木球媽媽解答5個開放式玩法實作上常見的問題

在第二輪的遊戲中,木球媽媽給了大家一些「主題」挑戰, 包括:用開放式玩法來認識顏色形狀、用開放式玩法來做小肌肉訓練、用開放式玩法來練習平衡等,讓大家感受看看在有主題限制的情況下,會跟小朋友們有怎麼樣的火花呢?在第二輪的練習之後,木球媽媽在大團體討論中帶出了大家遇到、也很常見的5個實作問題。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7.jpg

問題1:怎麼樣才算是「玩」?

木球媽媽提到,有些父母會說:小朋友們玩的時候都在「破壞」,或是把好不容易做好的東西「推倒」。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8.jpg

她說,其實對小朋友們來說,破壞也是一種玩法、推倒也是一種玩法,甚至我們也可以把收拾玩具當成一種玩法,玩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年齡、性別、個性的小朋友玩的方式都不一樣,我們在參與開放式玩法的時候,可以先在旁邊看著他們在做的事、說出他做的事,並確認他即將想要做什麼?譬如,我看見你正在把積木一塊一塊往上疊,你要做房子嗎?小朋友們會告訴我們是或不是,他們其實要做什麼。用這個方式有助於我們理解他們正在經歷怎麼樣的「玩」,同時能給他們空間、了解他們。

問題2:每天可以玩的時間很少,還要執行開放式玩法嗎?

木球媽媽說,她剛從美國回到台灣其實很不習慣,因為台灣的生活節奏是相對緊湊的,大人小孩每天回到家,吃完晚餐、寫功課、洗完澡就差不多要睡覺了,順利的話離睡覺前可能還有30分鐘可以玩——只有30分鐘,我們還要來進行開放式玩法嗎?

toybrains.com_open-ended_09.jpg

她建議是需要的,開放式玩法的目的就是讓小孩擁有一個可以「做自己、聽自己話」的時間,我們可以想像小孩的生活,其實一整天都在聽別人叫他們做這個、學那個,幾乎不太能有什麼自己作主的時間,但在這樣的遊戲時間裡他們能夠聽自己的話,讓自己來決定怎麼玩!如果父母可以陪著他們玩的話,他也能在這段時間內體驗到被陪伴的幸福感。

木球媽媽說:聽話是一種技能、開放也是一種技能,而開放式玩法能夠累積孩子們開放的實力。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0.jpg

問題3:父母在開放式玩法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前面討論了很多爸媽要在小孩玩的時候,要放下控制慾、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玩,那父母是不是就不要管他們、隨便他們去玩就好了?或是我們可以在這個開放式玩法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木球媽媽說,其實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太一樣,有的孩子需要陪伴或引導才能走出去,有的孩子則是非常擅長觀察、很有創意,想要做自己!我們可以依照孩子的需求來調整作法,如果是前者,爸媽可以陪在她們身邊、自己先投入玩玩具,讓他們感覺安全再放手讓他們主導、展開自己的遊戲;如果是後者很需要空間、喜歡掌控的孩子,爸媽可以直接放手給他們玩,從旁觀察孩子的喜好和個性,在孩子遊戲的空檔示範自己的玩法,或者針對他們正在做的事情給多一點點挑戰,譬如你正在蓋房子,那你能蓋20層樓的房子嗎?搞不好他們會覺得有趣而想嘗試看看,但如果沒興趣就算了。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1.jpg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2.jpg

木球媽媽說,她們家從美國搬回來一段時間之後,覺得妹妹的英文退步了,她想要在遊戲中加入「英文」的練習,所以妹妹一開始在玩的時候,她就用英文來反映妹妹在做的事,結果被妹妹瞪了一眼、示意不喜歡,她就放棄了。她說有時候小孩不喜歡就不要再勉強彼此、強制執行下去。

有的時候要身為家長的我們一下就放下控制慾很難,如何引導孩子玩耍但不侷限他們?現場有媽媽分享自己的經驗,她說:還是很想控制的時候就為自己設下界線!她提到,她們家中的妹妹是非常熱愛分類的小朋友,一直玩分類遊戲,她看到了就會很想要在妹妹的玩樂中加東西,幾次之後她就先壓抑自己想加東西的衝動,慢慢地減少控制。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3.jpg

木球媽媽說,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們在給孩子空間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傾聽了、被尊重了,真的很值得大家一起來試試看!

問題4:開放式玩法要帶主題嗎?

有些人會困惑說,我們可以在開放式玩法中帶主題嗎?要如何兼顧主題跟開放式玩法呢?

木球媽媽說,帶主題是可以的!爸媽有時候會想要用玩具當教具,帶著孩子做不同的主題探索,那如果要兼顧開放式玩法,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準備好跟主題有關的素材,介紹主題之後,還是讓孩子來當老師,給小孩權力讓他們來主導要怎麼玩。

木球媽媽說,甚至有時候我們也不是對所有主題都充滿興趣,又想帶主題的話,那我們可以上網查資料,看看別人是怎麼玩這個主題的,就複製別人的點子來玩,對家長來說也是輕鬆又快樂的方式!

問題5:為什麼需要開放式玩具?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5.jpg

木球媽媽說,開放式玩具就是沒有定義的玩具,由小朋友來定義這個玩具是什麼,譬如一塊積木,我們看到的可能就是積木,但小朋友看到的可能是臭豆腐或是電話!

toybrains.com_open-ended_16.jpg

她還問大家說,那「娃娃屋」算是開放式玩具嗎?木球媽媽說她們家有一個娃娃屋,曾經被她們家的哥哥當鬼屋、太空艙,有一次還整個翻面放在地上當枕頭,也算開放式玩具。有別於有定義的玩具,開放式玩具不受到年齡限制、可以一直陪著小朋友長大,玩具會因為小朋友們長大而有不同的玩法。木球媽媽說,像她們家哥哥小時候玩的積木,現在長大了還在玩,只是長大之後玩法更複雜、更有故事性,也被哥哥發明加入益智挑戰的元素。

現場我們準備了很多不同類型的開放式玩具給大家體驗,包括台灣品牌Carpenter木匠兄妹的投石器攻城組、武林高手疊疊樂,土耳其TOYI動奇玩件,西班牙Dena Toys造型疊疊樂、多功能益智軟積木,瑞士MOLUK Bilibo mini遊戲驚喜教具盒等。我們也在活動結束之後詢問現場朋友們最喜歡的玩具是哪個?結果票數最高的是Carpenter木匠兄妹的積木玩具!看來傳統、純樸的積木玩具是最容易跟大家連結的。

結論:做點小改變,就可以開始開放式玩法囉!

在兩個小時的熱烈玩耍和討論之後,木球媽媽問大家說:你們回家之後會做哪些改變來支持小孩的開放式玩法呢?

有一個爸爸提到空間很重要!他們家的小朋友因為還很小的關係有在遊戲空間鋪軟墊,軟墊好像不太適合堆疊積木,所以他想要把軟墊收起來;另外一個媽媽則是想要幫小朋友添購家中沒有的開放式玩具,讓玩具帶著小朋友開啟不同方向的探索!

木球媽媽說,這些都超級棒的!身為爸媽的我們很容易就求好心切想把開放式玩法做到極致、100%,其實就算沒有100%的相對開放也還是值得嘗試的,我們可以做中學、再慢慢調整開放的程度,對孩子來說也已經是非常好的體驗了!

更多 開放式玩法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