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情緒
穩定孩子心情的冷靜瓶要怎麼做?一起用水、膠水、亮片做STEAM玩具吧!

你知道冷靜瓶是什麼嗎?這個美麗夢幻的手作玩具聽說可以安撫兒童情緒的STEAM玩具,而且製作過程很有趣喔!這篇來告訴大家什麼是冷靜瓶?冷靜瓶的製作方式與技巧、還有冷靜瓶的不同主題玩法,如果你很好奇就繼續看下去吧!

Read More
如何引導孩子覺察情緒?爸媽都該知道的5個要點

不知道大家最近過得好嗎?既然今天說到情緒,就來個小練習吧!
👉🏻說說今天的心情、最近過得如何?
👀治療師我呀~我最近其實有一點點焦慮,因為疫情的關係明天開始就要被暫停上班了,害怕因為這樣收入就減少了很多⋯不過也許也是個趁機好好思考人生的好機會(笑)
情緒一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主題,甚至連成為成人的我們,也每天都還在學🤔

Read More
幼兒情緒教育怎麼教?親子情緒教育專家教你用6個黏土遊戲帶出高情商小孩【2024年版】

為了讓新世代的孩子們擁有高EQ、高情商,教育部規定小朋友從幼兒園就要開始學習情緒教育,但情緒教育是什麼?要怎麼教?該教些什麼呢?很多幼兒園的老師充滿了困惑,除了表情和情緒、生活情境的連結,其他不知道從何下手。這篇文章我們邀請了心理師、情緒教育專家郭蕙寧老師,使用記憶黏土以及液態黏土來帶大家用玩藝術的方式,進行6種馬上可以學會的幼兒情緒教育教法!無論你是幼教現場的老師或者在家想要帶情緒教育的家長,都可以直接看文章跟著做,一起往下看吧!

Read More
小朋友害怕可以怎麼辦?跟著Fairykids做一隻會吃煩惱的情緒小怪獸(免費下載)

小朋友害怕跟煩惱的事情很多,當他們面臨新的事物及環境,就容易有緊張、害怕等的心理感受產生,就像剛去幼兒園、打疫苗、不敢自己一個人睡,種種的害怕及煩惱困擾著孩子,而他們又不懂得抒發排解時,該怎麼辦呢?快來看看水滴文化的跟孩子談煩惱與害怕暢銷得獎情緒繪本套書,如何引導孩子勇敢面對,馴服害怕及擺脫煩惱。最後再來做個worry monster box 煩惱怪獸盒,當作小朋友的陪伴好朋友喔!

Read More
幼兒社會情緒遊戲!跟著小兄弟玩桌遊、感受情緒的平衡與失衡

幼兒社會情緒學習的活動和遊戲有哪些呢?前陣子測試了一個很酷的情緒桌遊,終於等到它上市,可以正式介紹給大家了!親子動手自己做的情商遊戲「瘋狂太空出任務」,遊戲規則有點像是諾亞方舟,是一款平衡遊戲。玩家們會遭遇到各種不同的情境,必須練習描述、辨認各種心情,並運用冷靜魔法,把外星人救回小艇。左邊那顆是自己縫的冷靜魔法球,桌遊大部分的零件都是紙製或木頭,但很堅固耐玩。現在市面上動手做的STEAM教材很多,但 MeandMine 把STEAM結合了社交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SEL),打造了這款全球首創 親子動手做 x 情商遊戲「瘋狂太空出任務」,讓小朋友們在互動遊戲中感覺自己情緒的平衡與失衡,非常特別又有意義。

Read More
用桌遊玩情緒教育!Fairykids介紹4種玩法、讓小朋友學習同理與接納(免費下載)

情緒教育好重要!想玩中學情緒,幫助孩子養成好EQ嗎?今天要分享一款正向教養情緒桌遊:親子情緒互動地圖,超多有趣玩法,包括:用故事情境帶入情緒的想像力、讓孩子模仿、體驗各種感受來發展同理心,情緒的公佈欄會帶著孩子學習表達,在玩桌遊的過程中,學著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文末有情緒門掛牌的手作免費下載,家長或學校老師們也可以透過這個美勞發展情緒教案,一起來看介紹!

Read More
用摺紙玩認識表情的遊戲!跟著滾妹一起用16公格做翻轉怪獸、學習情緒

想要教小朋友情緒,就從認識各種表情開始!幼兒認識情緒的教案要怎麼設計呢?不如來試試看摺紙搭配表情的教學,小朋友只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摺成16公格,在對應位置上畫上不同表情的眼睛、嘴巴、鼻子,就可以用摺紙的方式摺出不同外觀、不同標情的翻轉怪獸喔!這些怪獸的心情是什麼?試著演演看、把他們演出來!結合數學幾何與情緒教育的活動,非常有意思!如果你不想自己畫,下面也有免費下載的連結,一起玩看看吧!

Read More
教孩子應對情緒的方法!跟著魚寶魚媽一起親子共讀,學會在負面情緒中找到支持

現在市面上越來越多講情緒教育的繪本,究竟要怎麼選擇呢?可以從敘述風格、是否引起共鳴來下手。大推這套親子情緒管理小學堂,是因為我從和飛魚的共讀中,透過書籍有了很正向的親子對話,特別在《我從此不愛比較》這本中,跟飛魚討論他會不會有嫉妒妹妹的心情,很喜歡書中的提議是父母可以跟大寶有一個密語,當孩子感覺到被冷落時他有一個密語能讓父母馬上察覺,也在共讀時讓他知道有了妹妹不會分掉媽媽的愛,他也很明確表達很想跟媽媽有約會的時光。這套書的每一本書裡收錄三個故事,裡面討論了同一種情緒反應的三種不同情境,讓孩子能更靈活的認識情緒,透過每個小故事,加強爸媽跟孩子連結,也提供日後面對情緒的做法,讓親子都有所學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