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跟病毒的差別在哪裡?跟著Fairykids一起從繪本了解醫學防疫知識(免費下載)
嚴峻的疫情讓我們親身見證歷史,對自己、對孩子也是種經驗學習,不如趁這次的疫情帶孩子好好認識「細菌與病毒的差異」,究竟他們進入人類身體之後發生什麼事?傳染病怎麼發生?新聞常提到的R0值又是什麼?
今天就來分享小天下的《病毒不是故意的?! 認識傳染病大小事》一本專門為兒童與青少年所撰寫的防疫知識科普書!
細菌跟病毒的差別在哪裡?跟著Fairykids一起從繪本了解醫學防疫知識(免費下載)
它的內容深入淺出,用獨特的觀點和淺顯易懂的圖文介紹醫學知識,主題涵蓋細菌與病毒的差異、身體的免疫系統、疫苗的原理、歷史上有名的傳染病、新冠肺炎病毒的介紹與微生物生態與保育等,是台灣第一本以生態保育觀點的傳染病防疫知識書喔!
這次可免費索取防疫圖卡哦!也會用圖卡來做延伸活動,教孩子理解細菌和病毒的差異!
人體最小的單元是細胞,可以把細胞想像成這些小積木,細胞會自己進行複製分裂,1個變2個,2個變4個
病毒以「綠色的積木」代表,它不是生物,在外面的時候他也不會自行複製變多!
但是一旦進入人體,它會和細胞結合,靠著細胞的複製分裂擴散開來,越變越多的時候,人體就開始生病囉
咦?為什麼有個最右邊的綠色不同?當複製時產生錯誤,就會突變,進而變成「變種病毒」。
病菌是生物,無論在人體內外,牠都會複製分裂,想像牠是藍色積木,一旦跑到人體內繁殖,越變越多的時候,就可能讓我們生病哦!
不過也有好的細菌長住在我們體內,維持我們的健康,這些好的微生物反而是我們的好幫手!
這一頁在介紹細菌微生物,他們小到看不見卻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哦。
病毒是生物嗎?其實病毒並無生物的特質,但是它內部也包著遺傳物質DNA或RNA,構造更簡單了。
一旦病原體入侵身體,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開始運作,各種症狀就是身體與細菌病毒打仗的警訊。
疫苗是什麼原理?
疫苗其實是弱化的病原體讓免疫系統進行演習,讓我們的免疫系統記住這個病毒,和練習對戰,這也是為何打完疫苗可能出現身體不適或輕微症狀。
這頁在介紹何謂R0值,這是重要的防疫指標,R0值的意義是一位病人平均把病毒傳給多少人
這本書最有趣的角度除了教我們認識傳染病的知識,還要帶給孩子一個觀念,就是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其實有很多好的微生物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它是生態系服務的大功臣,盡可能維持大自然原貌,就是保育微生物最好的方法!
很棒的傳染病知識書分享給大家,適合10歲以上閱讀,8歲以上親子共讀喔!
親子共讀心得
大家常有的刻板印象就是細菌和病毒都是壞的、不好的,真的是這樣嗎?這本書有系統脈絡的分析,其實帶給我們一個生態平衡的觀點!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系統邏輯性的介紹,因為這是專為少兒(8歲以上)寫的書,每個章節的篇幅精簡扼要,用字淺顯易懂,搭配豐富有趣的漫畫式插圖,共讀時孩子能抓到醫學防疫知識的核心觀念,並且從生態平衡的觀點看待細菌、病毒與人類的共存,像是原來病毒突變是遺傳密碼複製時的錯誤、疫苗則是弱化的病原體讓免疫系統進行演習、R0值的意義是一位病人平均把病毒傳給多少人、微生物的生態也需要保護,這些知識觀念都很值得讓我們在這次疫情中帶領孩子機會教育!
更進一步,當我們在看待病原體的同時,究竟它們從何而來?值得省思是否人類對生態的破壞,讓原本與生態共存的病毒細菌傾巢而出,導致危害人類的健康呢?
整本書非常精彩,更多豐富的內容直接看以下免費試閱版吧!
Credit@ Fairykids x 親子玩學趣
Fairykids是由兩位多才多藝的媽咪創立的部落格,分享各種玩學創意、學習資源、中英文繪本與親子手作,歡迎大家一起跟著我們玩中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