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神經科學證明”玩”對於腦的重要性!
從一出生,除了吃喝與睡覺之外,嬰兒花最多的時間就是玩樂了! 隨著時間長大,我們反而忽略了玩樂與遊戲的重要性。
美國的神經科學家Jaak Panksepp曾經以老鼠做過實驗,當老鼠在被賦予玩樂的時間時負責掌控自制作用的前額葉就會開始活躍,反之,如果被剝奪了玩樂,反而會對大腦產生了負面的影響。Panksepp教授同時也將他的理論發展到幼兒身上,同時指出 :「玩樂可以調節兒童的情緒…額葉的調節機制,可強化自我反省、想像力、同理心與創造力….等能力。」 因此,玩玩具跟進行遊戲對小孩來說,不但是一個情緒宣洩的管道,更是能夠改變大腦機制的好方法。
左腦
專注力
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只要當孩子在玩的時候,不管叫多少次都叫不聽。這是因為在玩的時候,孩子會進入最專注的階段,其實這個時候讓他專心地玩,反而對孩子的專注力有所提升喔!
數學及邏輯思考
在玩樂中,透過對邏輯的思考或是積木的建構,可以增加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右腦
色彩協調
媽媽們有沒有發現所有孩子的東西都是七彩繽紛的? 其實顏色會產生對右腦的刺激,這也就是所有玩具的顏色都很鮮豔
創意及表達能力
透過玩玩具或遊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創意是會無限增長的,同時在遊戲的互動中,也可以加強小孩自身的表達能力! 同時,透過建構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積木,更能讓小孩學習透過玩具來表達自己獨一無二的創意喔!
開始玩吧! 讓良好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從玩開始!
延伸閱讀:
母親節可以帶小朋友做甚麼卡片呢?每年到了四、五月期間,各大幼稚園及國小老師,都在為了教小孩做什麼送給媽媽而苦惱,到底有創意的母親節禮物或母親節卡片該怎麼做呢?這篇文章推薦5個適合幼兒園或是小學生的母親節手做卡片、DIY活動教案靈感給大家,無論是老師或家長,看完絕對讓你每個都想做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