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黏土 / 繪畫 / DIY
Oscar媽媽推薦的3個幼兒顏色訓練小道具【免費下載】

孩子從出生開始隨著視覺的慢慢發育成熟,大約3M+漸漸感覺到人類多彩多姿的花花世界。爸媽是否跟我一樣,為了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官發展,多讓孩子接觸色彩鮮艷的東西,早就打破自己家裡的佈置配色美感,什麼無印風、IKEA北歐風早就不存在,反正就是有多花就有多花,甚至想把家裡敲掉重新打造適合小孩的遊樂園。

Read More
跟照X光一樣呢!小兄弟教你畫出人體骨骼

上星期大家都做了可愛的跳舞骨頭人了嗎?其實萬聖節也可以很STEM(這是什麼阿宅的想法)。這個星期我們讀了幾本骨頭的繪本,也做了搭配的手作,畫筆一揮,骨頭就會浮現出來,就像幫動物照X光一樣。

我畫了人類、藍鯨、大象、暴龍四款,畫的時候才發現大象的鼻子居然沒有骨頭,都是肌肉在控制的(只有我不知道嗎?)。

鯨魚以前是有四肢的,只是後來到海中生活,所以腿骨退化了。找找看鯨魚「腳」的骨頭吧!

Read More
一起做剪紙拼貼!樹葉顏色和形狀變化一目瞭然

春天來了!回想一下季節交替葉子的顏色變化吧

Nyle 學校最近在教孩子認識樹,老師會帶孩子們在校園各處撿葉子,看看葉子的形狀和顏色。Nyle 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也會撿一些樹葉回家和媽媽分享,看著他眉飛色舞的說著各種樹有不同的葉子,雖然有些資訊不是那麼正確,但覺得 Nyle 天真且認真的模樣也太可愛!

Read More
「紙」粽子怎麼摺?艾米利亞超詳細摺法大公開 !

今天我們用摺紙的方式「包粽子」。紙粽子看起來很可愛,也不難摺,平面變立體的過程非常神奇。將三張色紙組合在一起時,有種小時候跟著媽媽用粽葉包粽子的感覺。

這個紙粽子更好玩的地方就是.....可以把它壓扁然後按二個點,它又會膨脹變成胖粽子。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了解怎麼組合與摺某些步驟,在一些照片下附上影片,希望大家一起宅在家玩摺紙包粽子!

材料:

三張色紙(約15*15 公分),我選三種綠色,組合好之後,很像粽子。

方法: 請看照片,有些照片的留言區有影片示範。

Read More
小朋友來玩排序美勞!用迦納織紋服飾來學數感幾何跟邏輯、認識多元文化

今天,要來玩的是概念是「排序」(Patterns),取材主題是來自西非迦納的知名傳統織紋服飾Kente,結合數學、幾何、歷史、藝術與跨國文化,讓小朋友在家也能體驗異國風情,因為我們住在同一個世界地球村!來自迦納(Ghana)的Kente織品,最早是運用羅非亞椰子樹(raffia tree)來當作編織材料,過去是當地貴族皇室才能穿著的服飾。我們準備的動手玩材料非常簡單,只要紙板、毛根、剪刀、還有紅黃綠藍色的無毒顏料 (也可以加入黑,迦納國旗的顏色有),就可以帶小朋友開始玩囉!

Read More
繪本遊戲好好玩!跟著Belle一起用水彩棒做怪獸麵包

我們一起做妖怪麵包!Sandy一直以來都是河馬啵啵系列繪本的鐵粉。(我們家幾乎收藏了每本河馬啵啵的繪本)最近收到大好書屋寄來的這本《河馬啵啵的妖怪麵包派對》。喔!不管是故事跟畫風都有夠可愛!書中承襲一貫的啵啵故事元素:帶點趣味又帶點溫馨!讓人好喜歡!於是,我就決定來跟Sandy玩一場美術版的:馬卡龍水彩棒妖怪麵包!文中影片有做法,大家一起跟著做看看吧!

Read More
【玩具開箱】專為3-14歲孩童設計的STEAM玩具-Smartivity!!

這個228連假我超級忙! 因為我期待了好久的Smartivity DIY木作玩具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開箱了!!!

來自印度的Smartivity是非常有名的STEAM玩具。

STEM這個名詞最近在全世界都非常的響亮,許多的玩具或書本只要是可以打上是STEM或多加一個A(ART)的商品都深受爸爸媽媽和孩子們的喜愛!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以及Math4個字縮寫,顧名思義,

就是結合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4個專業領域的新興教育議題。

從美國政府的行動,看到教育政策跟「國家競爭」緊緊相繫,不只是口號,而是相關部會必須一起討論落實計畫的政府行動。
而來自印度這個工程師孕育大國設計出來非常典型的STEM Smartivity DIY木作玩具更是在全世界有名!

今天我們在台灣就有代理商直接進口商讓我們可以玩到真的是非常的幸運!

Read More
顏色大亂鬥!小兄弟的玩樂實驗室教你玻璃紙濾鏡作法大公開

不知道你家寶貝喜不喜歡顏色及光影,認真說起來這可是一大學問呢!喜歡科學的小兄弟這次要來教大家做「玻璃紙濾鏡」,並且用濾鏡探索周遭各種事物喔!

聖誕節好適合玩各種光影遊戲,我們做了好多玻璃紙濾鏡來玩光跟顏色的變化。

這個遊戲簡單又可愛,利用玻璃紙產生不同顏色的光,用不同色光的濾鏡來解讀彩色的加密訊息,就可以看到有趣的答案。

Read More
【DIY】一棵不佔位置的聖誕樹! 井兒教你用紙膠帶做聖誕樹 !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到來,是否又開始為聖誕佈置傷透腦筋 想買一棵聖誕樹來營造氣氛,但一想到買了一顆大樹之後,還要傷腦筋結束後該如何收納、等問題的朋友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喔!

Read More
STEM 科學也可以很有趣! 小兄弟的玩樂實驗室用麵粉和廢紙變出會"旋轉的太陽系" !

我們家小朋友有一陣子很迷太陽系,每天都在那邊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來分享一個用超簡單材料做出圓球紙模型的方法,做出來的圓球可以有超多變化,彩繪變成地球模型、剪開變成面具或蛋殼⋯超好用,搜尋paper mache ideas就很多囉!

用廢紙和麵粉變出會飛的太陽系吊飾,兒子會對你露出崇拜的眼神喔

Read More
一秒變立體怪獸!小兄弟帶你玩超有創意的形狀小遊戲

如何讓幼兒了解形狀與立體呢?這裡有個能讓孩子一看就明白形狀的「立體怪獸遊戲」!只要把線輕輕拉,怪獸就站起來了!如果你對這個可愛的STEAM小遊戲有興趣,就繼續看下去吧!

Read More
用輕黏土做項鍊給媽咪!跟著ABC童樂繪一起準備母親節禮物吧!

4月的復活節過完,馬上就要迎接5月的重頭戲,母親節!這次我們用輕黏土一起來做項鍊,做一份愛的禮物,獻給最愛的媽咪。作法非常簡單,而且輕黏土不會一敲就碎了,就算媽咪沒有戴在脖子上,放在家裡也是一個美麗的藝術品擺飾,出自小朋友的手就更有溫度了,一起跟著下面的步驟來做看看吧!

Read More
復活節親子活動 小兄弟用蠟筆做彩蛋禮物

彩蛋蠟筆

我們家每年都會辦撿蛋活動,每年都很苦惱彩蛋裡面不放糖果的話,還能放什麼進去。

以前放過貼紙、注音符號、拼圖,剛好今年朋友拿了一堆不用的蠟筆給我再利用,就把他放進模型裡做成彩蛋蠟筆囉!

Read More
復活節也可以玩STEAM 遊戲!小兄弟教你玩復活節彩蛋主題遊戲 !

自己動手玩 復活節主題設計遊戲

分享兩個會用到復活節彩蛋的設計挑戰遊戲,簡單好準備,材料也很好取得。

#彩蛋義大利麵塔

挑戰:用義大利麵和棉花糖堆成高塔,高塔的頂端要放上一顆彩蛋(也可用空扭蛋代替)。

比賽誰的彩蛋高!彩蛋也不可以掉下來喔~圓圓的彩蛋,要怎麼放在細細的麵上呢?

第一次用義大利麵玩這個遊戲,跟竹籤比超-級-難!義大利麵很脆很容易斷,插棉花糖的時候要小心控制手的力量,看得出哥哥很努力不要弄斷麵,但還是斷了好幾根,好驚險~

一開始澄澄想要做四角柱的高塔,但難度實在太高,崩塌後意外變成四角錐,反而很穩,就陰錯陽差的成功了。

樹枝鳥巢

我們讀了一本科普繪本《一窩鳥蛋》,介紹了春天常見的旅鶇(American Robin)築巢跟鳥寶寶孵化的過程。小鳥把雜草跟樹枝編織在一起,再加上泥巴黏合、鋪上柔軟的草當床。

Read More
幼兒刷牙遊戲!跟著Belle一起做河馬刷牙道具、認識牙齒健康

我們去桃園總圖有一款河馬刷牙的玩具一直借不到,不是剛好在消毒,不然就是錯過了借玩具的時間,看著Sandy想玩但又玩不到的失望眼神(有點不忍心)。回到家以後,我拿起紙箱、海綿、麥克筆、水瓶蓋,親自做了河馬刷牙的教具給她玩,沒想到她很買單,一直跟我說好好玩(媽媽已滿足)。後來我們還拿了米粒黏土當作河馬牙縫的食物渣,再搭配我們最近共讀的繪本中了魔法的瓶子,玩了一輪以後,印象更深刻了!下面有材料跟作法,有興趣的人可以一起做喔!

Read More
櫻花樹怎麼做?跟著魚寶魚媽用牛皮紙袋、黏土做春天美勞

前幾天帶孩子去看櫻花樹,在這追櫻花的季節,用櫻花當主題來玩遊戲!之前有分享過用牛皮紙袋做感恩樹,覺得簡單又方便(請參考下圖)。這次來做成櫻花樹的樹幹樹枝,效果也是不錯!!底部可以用一個紙板更穩固喔。搭配了魔塑粒粒黏土來當櫻花,覺得也滿像的耶!本來想說是要用白膠黏上去,後來發現把黏土壓到紙上是可以固定住的耶~壓上去需要小朋友的食指力量,也是很好的訓練,一開始可以請孩子分成小塊,搓圓形小球,在搓揉的過程中都是很棒的手部操作練習喔!櫻花季快到尾聲了,趕緊用連假去追追吧。

Read More
教小朋友畫形狀!跟著Nyle一起畫圓形、方形、三角形,練習小手穩定度(免費下載)

Nyle 愈來愈喜歡畫畫,也開始會想要畫圓形、方形和三角形等等的形狀,甚至是各種形狀拼湊在一起的圖形,所以媽媽就試著把這些形狀變成可愛的動物或是物品,來讓Nyle 跟著虛線練習畫吧!想要練習的人文末有圖檔免費下載喔。

Read More
幼兒玩這款新年美勞!他們姊弟倆帶你用雞蛋盒做超美的年年有餘

接近過年啦,也是個很多手作可以做的節日,這次先來「魚」的主題,這幾年累積的過年手作,孩子們看到魚就知道「年年有餘」。比較困難的就是剪蛋盒,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我把蛋盒一格一格剪好,剩下的孩子們都可以自己完成。用蛋盒做的魚既環保又有新意,彩色的魚掛家裡,掛車上都好好看,快一起做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