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媽媽
HI, 我是奧斯卡媽媽, 這裡記錄著OscarBB 的成長日誌。 2015年6月4日出生於台灣,因為爸爸是香港人,跟著爸爸媽媽在香港的成長生活 ,一起和大家分享正能量BB的快樂生活記事。
◤丹麥 BAKOBA 第二代漂浮積木 ◢
「 一款可以在水上漂浮,可以與樂高 LEGO 結合,還能夠丟進洗衣機水洗,更獲得國際認證的 STEM 教育玩具! 」
市面上的玩具五花八門,種類多到不知從何選起!孩子的玩具也是多到不行,但又有哪一種玩具能從小玩到大??
玩積木的好處多多,多項研究也發現多讓孩子玩積木能練習不同技巧的機會,除了練習手部小肌肉的運用發展,還能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
身為父母我也喜歡買積木給奧斯卡玩,加上是男孩子,他對空間建構類的玩具多感興趣,而積木一直在孩子的玩具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奧斯卡的玩具箱
最近奧斯卡都在沈迷新玩具【Qbi益智磁吸軌道玩具車】對!又是軌道車,他玩過這麼多軌道車,但沒玩過這麼好玩的!
我一直認為「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學習的最佳方式,從日常生活中爸媽就可利用孩子生活周遭隨手可得的物資,透過觸覺遊戲方式,幫助孩子將原本抽象的形狀概念變得更具體,如此一來孩子就可以經過有趣的遊戲過程中認識形狀。
#磁性學習桌 改造計劃大成功
自從奧斯卡愈來愈大,家裡的東西愈來愈多,為了滿足他學習上不同場景的使用需求,家裡的空間真是捉襟見肘(好!我承認是媽媽我強迫症問題)。但我覺得自孩子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發,就會開始渴求有專屬於自己的空間,以此來逐漸建立自己的「領地」的觀念,所以這個時候,或許一張小桌子就能給孩子一個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對他們自我意識的健康成長我相信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再平凡不過的泥膠,伴隨着每個孩子的成長,因為可以捏、壓、滾、切,隨心隨意的玩,不旦可以鍛煉雙手的小肌肉,同時也可培養無限的創意。
學齡前的小孩如果在遊戲中經常接觸、學習簡易的數量概念,原來是可以輔助他們學習數量的比較關係。
像奧斯卡,在2歲時已經可以辨認二個物體何者較大、何者較小,來到快三歲的階段,日常生活的累積經驗中,可以透過感官逐漸建構知識,觀察周遭事物的屬性特徵,只要爸媽可以在孩子平時接觸的玩具,或是繪本說故事的方式中,有效的運用當中常有量大小的比較關係,適時的引導孩子觀察與比較,那麼孩子自然可以用順序由大排小的比較對應能力之發展達成就一點也不困難哦!
新年又快到了,因為臉書跳出前幾年的動態,想起每次回台灣都會到彩劵行刮刮樂小試手氣,於是激起手作媽媽的動力,自己動手作,非常簡單,延伸玩法像是刮刮卡/刮刮樂/刮畫都一併分享給大家!!
風行很多年的一款桌遊 Spot it ,因為很多人家裡都有吧!?Spot It 就是你, 中文版遊戲又名「哆寶(Dobble)」,這款自2009年由Denis Blanchot、Guillaume Gille-Naves及Igor Polouchine所設計的派對遊戲。
遊戲有著多種玩法,測試玩家們的圖像辨識力及行動反應力,屬於文青類的圖板遊戲,超適合在派對及家庭場合中進行。
孩子從出生開始隨著視覺的慢慢發育成熟,大約3M+漸漸感覺到人類多彩多姿的花花世界。爸媽是否跟我一樣,為了培養孩子的色彩感官發展,多讓孩子接觸色彩鮮艷的東西,早就打破自己家裡的佈置配色美感,什麼無印風、IKEA北歐風早就不存在,反正就是有多花就有多花,甚至想把家裡敲掉重新打造適合小孩的遊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