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開始接觸STEAM比較好?從小建立因應未來的能力你其實需要…

你聽過STEAM教育嗎?你了解STEAM教育嗎?隨著科技快速發展,家長與老師越來越重視STEAM,積極在尋找讓孩子培養STEAM的資源,但STEAM到底在學什麼?幾歲開始接觸STEAM比較好?幼兒學習STEAM要注意哪些重點?又該如何開始帶孩子接觸STEAM呢?

如果你也有以上疑問,一起看下去吧!

目錄

STEAM教育在教什麼?

幾歲開始接觸STEAM比較好?

幼兒學習STEAM的重點是什麼?

如何開始帶孩子接觸STEAM?

|ONEmade|STEAM玩具推薦:Thinkin 5 合 1 STEAM 程式積木

STEAM 教育在教什麼?

STEAM是一種結合「動手做」與「高層次思考」的教育思維,它的教學特點在於引導孩子逐步建立跨學科知識整合的能力,以了解如何運用 STEAM 知識來解決真實世界中的問題。

因此STEAM教育特色在於跨領域學習、解決問題、動手做、生活應用以及五感學習,這些剛好能對應到國內現行的12年義務教育提出的三面九項素養教育,其中三的面向指的是「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如下圖)

我們或許沒辦法預測未來,但可以從小建立應付未來的能力

每個人都是終身學習者,我們或許沒辦法預測未來,但可以從小建立應付未來的能力,STEAM教育主要目標是要教孩子知道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透過實作來明白我是誰?以及我和世界有什麼關係?怎麼做能讓世界更好?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對STEAM產生好奇了呢?

幾歲開始接觸 STEAM 比較好?

這個問題是所有爸媽最關心的事情,畢竟不想錯過 6-12 歲黃金期,但又怕太早接觸會讓孩子有壓力,到底幾歲讓孩子開始接觸STEAM比較適合呢?

專家普遍認為,小朋友最早於 4 歲(幼兒園中班)就可以開始玩STEAM,這個階段的孩子漸漸不需要父母陪伴,可以自己跟同伴玩,外加在幼兒園通常都是在玩,還不需要像國小生讀書寫字,這時開始導入STEAM相關活動或是課程是很棒的啟蒙探索。

幼兒學習 STEAM 的重點是什麼?

針對學齡前及低年級兒童,接觸STEAM的重點在於啟發小朋友的邏輯思維及創意,期許孩子能以同理心去發現身邊問題,利用設計思維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為「使用者」設計東西,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此階段還不需要真正做出成品來解決社會問題,這太龐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STEAM教育是一種「過程」學習,在這個過程每一步都沒有標準答案,必須經過長時間訓練、反覆練習才能建立的能力喔!

因此幼兒學習STEAM,主要有以下三個重點:

  1. 趣味性:好玩才能吸引小朋友

  2. 多元刺激:STEAM強調動手做累積經驗,多樣化的遊戲及玩具才能幫助孩子累積不同經驗。

  3. 與日常生活連結:透過遊戲體悟真實生活,發揮同理心。

如何開始帶孩子接觸STEAM?

談起讓孩子接觸STEAM,我們都以為要多帶孩子去博物館、海生館,或參加各種夏令營就可以培養STEAM素養。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長見識,卻不見得能夠建立STEAM能力,因此專家會說,學習STEAM第一步通常建議以啟發小朋友對相關學科及工具之興趣,培養好奇心與提升學習動機為最重要。

啟發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動手做」。從教育專業角度來看,動手做能建立幼兒的初級經驗,有了初級經驗再持續探討研究,就形成次級經驗,次級經驗會讓孩子提升至主動探索事物的階段,然後他們會想再動手做做看,不斷循環學習直到找到答案為止。

這就是STEAM教育最大的魅力所在,是一種「學習如何學習」的教育方式。身為家長,你可以帶孩子玩一些居家科學實驗,比如在家動手製作三種不同的風力船,跟著孩子一起研究用什麼方式可以讓船走得又快又遠?不同形狀的風帆速度會有差嗎?諸如此類的問題探討,就是培養孩子STEAM概念的好活動喔!

。延伸閱讀:訓練解決問題的STEM遊戲 ! 艾米利亞教你玩一個風力車的STEM遊戲

或是準備好簡單道具,與孩子一起做實驗,比如紙巾吸收液體顏料的變化、胡椒粉碰到洗潔精的變化,或是觀察冰塊加鹽巴會發生什麼事?諸如此類居家實驗不但有趣好玩,而且容易上手喔!

除了DIY活動,爸媽也可以盡量選購 STEAM 概念的玩具給孩子探索。

STEAM玩具大致上分成兩大類型:

第一種是具有特定的主題,比如科技、工程、數學等。這類型的多為仿真類玩具,以特定的科學領域為背景,強調工程設計,比如飛行無人機、太空船、電鑽等,讓孩子能反覆思考、操作,直接感受現實世界。

第二種是開放式玩具,以零散、沒有既定形狀的鬆散素材為主,其遊戲重點在於創造力及想像力培養。

為 STEAM 而生的遙控積木套組:ONEmade|Thinkin 5 合 1 STEAM 程式積木

如果你正在找第一種有特定主題類型的STEAM玩具,那這組ONEmade|Thinkin 5 合 1 STEAM 程式積木絕對會是最佳選擇之一!

為什麼說這是專為 STEAM 而生的遙控積木套組呢?

特點一:孩子要自己動手組裝

內含109片智高系統積木零組件,設計對兒童很友善,看似複雜其實不難,一共能組裝出5種造型玩法,包含飛行無人機、 機器人攝影車、 360度全景相機、 轉台式相機和免持相機雲台!

特點二:體驗真實科技技術

除了積木零件外,還有一台攝像機鏡頭,馬達、電路線!HD視訊鏡頭有4K極高攝影畫質與1280x720解析度錄影;馬達電路則是能實際啟動機械,讓無人機和機器人動起來!

特點三:自己規劃遙控路線超有成就感

以前玩搖控車有一台專屬的操作介面,現在玩遙控玩具則是直接用手機APP!獨家與智高研發設計的編程軟體APP,讓孩子除了控制機械方向,更能發揮想像力與機械對話,要求機械照自己的想像運作。這個過程能充分刺激兒童思考,透過不斷操作、試錯、找出原因來建立運算思維。

如果要給積木套組頒發STEAM獎,那這組Thinkin 5 合 1 STEAM 程式積木絕對是上上之選。

以下開箱試玩給你看

ONEmade|Thinkin 5 合 1 STEAM 程式積木實際開箱試玩!

試玩部落客:宸倫弟兄的時光小屋

Hi 你也在找適合家中寶貝的STEAM玩具嗎?近期對STEAM教育很注重,更是我們在挑選教玩具時考量的範圍之一,會挑選這種STEAM性質、開放式的玩具更深得我們的心。Thinkin5合1程式積木是可搖控的,透過app就能手機直接操控相當方便,拍照及攝影功能也都有,是跟一般積木不同的地方,只要跟著說明書也能輕易上手。

一收到先來開箱檢查零件是否缺少、閱讀說明書,收納包一打開有一台攝影機每款造型都會使用到,方便即時錄影跟拍照增加趣味性,還有一個燈,閃爍時能隨時注意電量。齒輪配件+馬達幫助孩子學習機械齒輪傳動的力學結構。

收納包輕巧,防護設計及泡棉可以保護零件,連製作好的無人機放進去都沒問題,一包帶著走隨時隨地都能玩,積木零件跟機身約半個手掌大小,其餘適中,也有部分零件較小,建議使用分裝收納盒,在組裝時能方便拿取零件也能避免零件不小心散落。

平常都有在玩各種積木,所以看說明書找零件組合沒有太大的難度,共同討論後我們決定製作機器人攝影機,因為剛好機器人的造型左右對稱,可以讓兩兄弟一人製作一邊再組合在一起,除了這個原因還考慮到了遙控介面簡單不複雜,只需要前後移動,這樣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跟著說明書一起找零件組裝時,也能透過積木數一數卡榫位置是否相同、需要的零件數量。

 

除了製作機器人攝影機,哥哥也想嘗試製作無人機,這次讓哥哥自己找出積木零件,家長在一旁協助不過多的參與,無人機需要的積木零件數量比機器人攝影機少,不到十分鐘就完成了。

完成後立刻帶著無人機去試飛,前幾次操作無人機還在摸索中,碰碰撞撞的很正常,爸爸的引導下哥哥及弟弟皆能自行操作無人機起飛並且飛行一小段距離。這非常能訓練孩子的左右腦及手眼協調,因為無人機起飛後眼神直接被空中的無人機吸引過去忘了還在操控無人機,經過幾次練習後也越來越上手。

看到自己做的積木能在空中翱翔,臉上的滿意的笑容及驚喜的樣子展露無疑,家長心裡也跟著孩子一起高興中,心中的大石頭也跟著落下,因為第一次接觸這類的積木,也會擔心組合好不會動、飛行後回不來,或過程中積木解體、飛不起來孩子會失望等問題。

然而ONEmade Thinkin設計真的很棒,透過積木卡榫連機的方式固定,連APP都有不同介面模式方便操作,除了自己遙控外,還能自行設定規劃路線,能讓孩子自己設定無人機飛行的路線,實際體驗工程的設計,共同討論飛行路線再做修改也更有成就感,從遊戲中一起玩中學。

HD視訊鏡頭實測畫面

這台遙控積木組如果是低齡一點的孩子可以由家長陪同製作,促進親子關係,高齡的孩子也能發揮創造力,利用剩餘零件裝飾或是製作不同造型,讓Thinkin 超出5種以上的變化。

提早讓孩子接觸STEAM不只是為了贏在起跑點上,更是要讓孩子以開放靈活的思維迎接人生關卡,充分發展自我,成為更快樂的人喔!


本文參考資料

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課程綱要

台灣教育評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