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的書會動!」ARpedia 虛實互動繪本,讓孩子邊玩邊學!
你是否曾經苦惱,明明買了好多繪本,孩子卻總是三分鐘熱度?或是擔心該如何讓孩子接觸英文,卻又不想讓學習變得枯燥?其實,讓孩子愛上閱讀,不一定要死守著一本書從頭讀到尾!現在的繪本世界早已突破傳統框架,從讓孩子動手操作的互動繪本,到輕鬆啟蒙語言的英文互動式繪本,再到結合AR技術、讓角色彷彿從書頁中躍出的神奇體驗,這些新奇又有趣的方式,都能讓孩子的閱讀旅程變得更生動!
想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先提升閱讀興趣吧!接下來要告訴你為什麼孩子對閱讀冷感?又該如何有效地幫孩子挑選讀物?最後還要分享如何運用互動式繪本來大大提升幼兒對閱讀的熱情!如果你也期待有新方式來陪伴孩子,就趕緊看下去吧!
一、小朋友為什麼不愛閱讀?
親愛的爸媽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都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要求孩子閱讀的?可能是家長忙碌無暇陪伴孩子時?或是學校老師指定讀物,孩子不得不把書打開?
以下3 點很可能是小朋友對閱讀冷感的原因:
1. 家裡沒有閱讀氛圍
當閱讀被孩子視為「任務」或「學習」,而非一種樂趣時,自然提不起興趣,加上父母工作忙碌,情緒焦慮緊張,就連五分鐘也很難坐下來陪孩子看看書,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缺乏穩定及個人空間,確實比較難安靜坐下來閱讀。
2. 讀物不符合孩童程度水平
每一本書都是寶藏,但孩子必須要具備開採寶藏的工具才能挖掘知識。兒童根據識字量及閱讀理解力發展,會有不同程度的閱讀能力,在挑選讀物時勁量掌握既不過於簡單讓孩子覺得無聊,也不過於困難讓孩子產生挫折感的書籍即可。
3.孩子本身專注力不足或有其他情緒困擾
二、如何為孩子挑選適合的閱讀素材?
上述有提到,想為孩子挑選適合的讀物,必須掌握既不過於簡單讓孩子覺得無聊,也不過於困難讓孩子產生挫折感的書籍,然而實際上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循序漸進、發展出閱讀興趣呢?
(一)選擇「難度適中」的讀物
想知道一本書對孩子是否太難或太簡單?可以參考國外的「五指檢測法(five finger rules)」,操作方法很簡單,只要讓孩子隨機翻開一頁,用手指指著不認識的字。如果一頁中有5個以上不認識的字,這本書可能太難;如果完全沒有不認識的字,則可能太簡單,這個方法特別適合學齡前幼兒在選擇中英文讀時使用。
近一步細分可以這樣做:
0-1個生字:太簡單,可能沒有挑戰性。
2-3個生字:剛剛好,適合作為練習讀物。
4-5個生字:有點挑戰,但如果孩子有興趣,可以一起閱讀。
超過5個生字:可能太難,建議換一本稍簡單的書。
五指法則作為快速自我評估非常好用,此外,你還可以用更嚴謹的方式幫孩子挑選讀物。
藍思分級系統(Lexile Level)
這就像是幫書本貼上「難易度標籤」。藍思系統用數字來標示書本的閱讀難度,從低於0L到1600L以上都有。L代表Lexile(藍思),數字越大代表文章越難理解。
舉個生活例子你就知道了: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看《小紅帽》這類童話故事(大約在200L-500L之間),突然給他一本《哈利波特》系列(大約620L-880L),他可能會覺得很吃力。就像是從爬樓梯突然要跳到三樓一樣,缺少中間的發展過程。
常見的分級參考:
幼兒園:BR(Beginning Reader,低於0L)到200L
國小低年級:200L-400L
國小中年級:300L-500L
國小高年級:300L-600L
分級數值僅供參考,基本上只要孩子有興趣,又能讀懂7-8成,那就是一本適合他的讀物,爸媽們千萬別太緊張囉。另外市面上有許多分級讀物,即出版社在一開始就以兒童發展階段來分級,家長只要依照分級建議就知道孩子應該讀哪一程度的書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
(二)選擇「圖文設計」剛剛好的讀物
想要孩子愛上閱讀,圖文設計太重要啦!挑選幼兒讀物時要記得圖片是「神助攻」,可別「添亂」了!好的配圖應該是:
l 光看表情動作,就能猜到故事在說什麼。
l 孩子即使不認識字,也能大概理解劇情。
如果一本講下雨天的書,圖片卻畫了一堆小動物在太陽下玩耍...,這就可能讓幼兒感到疑惑了。
另一個重點是,「圖文比例」有沒有恰到好處?一般認為幼兒期適合以圖為主的繪本或玩具書;學齡前以繪本和短篇故事書為主;國小生可以開始讀短章節故事書,高年級生則能掌握完整故事架構的書籍。
選書前不妨先翻幾頁給孩子看: 「寶貝,你覺得這個小男孩在做什麼呀?」 如果孩子能自己說出故事,就表示這本書的圖文搭配是可以的。
(三)多注意內容品質
雖說孩子自己的興趣最重要,但針對幼小孩童,家長還是可以先把關書籍內容。比如說,文字措辭要淺顯易懂、情節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經驗,且故事要有教育意義但不說教,插圖要精美且能輔助理解。
好的圖文書就像是給孩子加上翅膀,讓孩子能輕鬆飛進故事裡!
(四)採用數位科技提升閱讀興趣
透過生動活潑的數位內容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是好方法!許多出版社會開發紙本書籍搭配線上內容,兒童在閱讀時不只是讀字,還有影像輔助引導,讓閱讀更有意思,孩子也學得比較快。
「媽,我的書會動!」ARPedia 虛實互動繪本,讓孩子邊玩邊學!
相信你也發現,現在學習和玩樂的界線漸趨模糊,邊學邊玩才是王道!加上學習資源真的越來越科技化,從有聲書到點讀筆,甚至結合AR擴增實境技術,讓書真的動起來了!
ARpedia 虛實互動繪本是什麼?
先來看看官方的介紹:
l 全新的閱讀和學習體驗:涵蓋重要的STEM主題,如空間、天氣、機器人、動物、科學實驗等,共有三大系列,多達23套互動繪本。
l 生動的虛實互動:透過AR技術,激發孩子的想像力,觸發視覺和聽覺感官,讓學習內容更具吸引力。
l 身歷其境的故事體驗:將真實的照片添加至ARpedia中,讓兒童成為故事的一部分,增強參與感。
l 創造學習樂趣:透過增強現實和有趣的活動,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
此外,ARpedia榮獲 CES創新獎、紅點設計獎、英國Kids Judge Bett獎之肯定,等於是國際級教育資源呢!
如何挑選ARpedia 虛實互動繪本?
選購上以小朋友的興趣及程度來挑選最恰當,ARPedia主要的三大系列有:
1. Into the Community 系列
此系列由5本書、23個圖卡、8個著色圖卡 組成,書籍內容包含社區內不同場景,例如美容院、水族館、戲院、農場、城市等,每一本都有豐富好玩的故事值得探索喔!
適合年齡:4歲以上
2. AR Science Lab AR 科學實驗室
這一套包含8本書、4本科學筆記、28個圖卡、4個著色圖卡,非常豐富!你可以探索動物與植物的細胞奧秘、人體運動時的生理變化,也可以與AR互動中了解物質產生變化的各種反應,還能認識太陽系,彷彿親眼看見外太空世界!
適合年齡:8歲以上
3. Into the Curiosity Q
這一組可說是人氣王,適合進入喜歡發問、充滿好奇的小朋友。裡頭包含10本書、50個圖卡、13個著色圖卡,主題有恐龍、爬蟲類動物、昆蟲及哺乳類動物,還能認識天氣變化、地球生態、交通工具、音樂、機器人…是不是超級多元!
著色本
ARPedia虛實互動繪本如何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
新型態的學習真的要實際用過才會知道有多神奇,來看看腦媽實際用過的感想吧:
前置準備
1. 一台平板電腦
2. 長頸鹿投影裝置
3. 下載ARpedia APP
4. 繪本書籍及專用圖卡
1. 閱讀變「活」了,孩子更願意翻書!
女兒平常幾乎不翻書來看,但只要說來玩這套新玩具吧,孩子變躍躍欲試。套書翻開來色彩與內容很精彩,接上APP之後,書中的人物一秒跳出來,從螢幕中開始說故事了!這對孩子來說是前所未有的體驗,他們很快就能適應,自然地跟著故事情節讀下去。
2.像玩遊戲一樣閱讀
玩遊戲要有聲光效果才有趣,現在閱讀也能透過視覺、聽覺、觸覺的多重感官體驗。孩子能聽見火山爆發的聲音,或看見外太空行星運行的方向,甚至能將自己畫出的火箭送上火星!
在美容院的互動遊戲中,孩子動手在圖卡上塗上黃色,螢幕裡的男孩就被染上金黃色的頭髮,遊戲最後還能將畫過的頭髮跟孩子的臉結合,孩子看到影像笑得非常開心!
3. 突破知識難易度藩籬,越讀越有自信
雖然是兒童繪本,但其內容有系統性地編排,讓人循序漸進學習,說實在有點深度喔~不過女兒沈浸在AR影像互動中,完全不覺得內容很難,遇到專業名詞或聽不懂的地方,還可以請專家出來說明,學習完全無阻礙。
現階段我們是使用中文版來玩,但內容實在太豐富了,可以不斷玩下去,之後再開始慢慢使用英文版,讓孩子在自然的情況下接觸英文也很不錯!
有沒有開始對這套ARPedia 虛實互動繪本感到極大興趣呢?ARPedia目前被運用在家庭、自學團體及學校等不同場景,各界好評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曾做過研究顯示,當孩童用了ARPedia後,對閱讀的興趣提升6倍,AR與紙本配搭也提升孩子的內容認知度2.3倍,另外也平均提升6.7倍的專注力,特別是在詞彙量上更是增加了23倍!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跳脫死背知識,肯定自主學習,那這一組新時代的商品很適合您!
最後來看看ARpedia的精采介紹,你會更有感呦!